400-138-8181
新闻中心

聚焦 | 2019年EPTC智能配电年会暨智能配电应用技术交流会在珠海召开

日期:2019/11/28 点击次数:4078    


11月28日,以“智慧应用 共享生态”为主题的2019年EPTC智能配电年会暨智能配电应用技术交流会在珠海拉开帷幕。会议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和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协办,中能国研(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和EPTC电力技术协作平台承办,本次会议还得到了中国智能配电与物联网创新联盟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分布式发电及智能配电专委会的大力支持。来自智能配电领域的40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共同探讨交流我国智能配电技术发展,分享智能配电创新成果与应用,展望未来智能配电技术发展趋势。

会议现场




主旨论坛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原顾问、
EPTC智能配电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 卜凡强

大会主论坛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原顾问、EPTC智能配电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卜凡强主持,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副总工韩文德,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配电所副所长袁智勇,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智能电网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姚森敬出席会议并先后致辞。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
副总工 韩文德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副总工韩文德在致辞中表示,随着能源革命和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血液,正在面临着重要转型,习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为能源发展指明方向。能源革命的中心环节在于电力,电力转型的关键在于建设新型的智能配电网。配电网在这一轮能源革命、电力体制改革中之所以凸显其重要性,除了配电网承担电力输送、分配等传统功能之外,还发挥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作用。配电网成为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服务的基础平台,成为电力体制改革市场化交易的载体,成为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的窗口。韩文德表示将进一步优化中电联科技开发服务中心的运作方式,提高组织运行质量和效率,以期更好地为业内专家搭建新技术交流、成果应用以及沟通合作、共谋发展的平台,共同促进配电领域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配电所

副所长 袁智勇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配电所副所长袁智勇表示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用电侧是智能电网建设的主战场。配电网及接入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微电网、综合能源系统、多能互补系统、柔性负荷等,是构建整个能源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包含了源、网、荷、储、商的配电系统是整个能源生态系统中结构最完整、元素最丰富、最有生态效应的系统,也是生产力和价值创造的“沃土”,是能源电力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和新业态的最佳实践平台。南方电网公司将围绕灵活、可靠、高效、实用等目标,差异化开展配电网网架建设,全面加快配电网自动化建设,高标准建设中心城市(区)配电网,加快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建设,着力解决配电网低电压等问题,推进微电网建设,加强配电新技术应用,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配电网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能电网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 姚森敬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智能电网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所长姚森敬在致辞中介绍了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在建设数字南网和智能电网的工作情况。他表示南方电网公司已经印发了《南方电网智能电网发展规划》,推动向智能电网运营商、能源产业价值链整合商、能源生态系统服务商转型,电网公司应从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全面实现电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以建设数字基础平台、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应用平台为载体,服务于电网上下游各利益主体,旨在与各方交流合作,在智能配电应用技术方面共同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韩丰

在11月28日上午的主论坛上,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韩丰作了主题为“‘十四五 发展规划重点问题思考”的报告,韩丰回顾了电网在“十三五”期间所取得的发展和成果,重点阐述了“十四五”期间的规划。韩丰表示“十四五”是电网发展升级的关键时期,电网发展重点要在安全、清洁、灵活、高效上下更大功夫。展望未来,随着能源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智能配电工程必将快速推广,智能配电技术必将广泛应用,智能配电领域必将大有可为。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高级经理 余文辉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高级经理余文辉作了主题为“南方电网智能配电网建设探索与实践”的报告,从顶层设计和实施策略两个方面对南方电网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分享了南方电网在智能配电网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余文辉表示南方电网统筹推进电网数字化、业务数字化、服务数字化,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网架优化、自愈技术、智慧生产、客户增值等方面建设与应用,加快推进智能配电网建设,提升配网透明度,提高供电质量,构建合作生态。配电网作为电力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及服务客户的“桥头堡”,进行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配电网建设意义重大,并提出建设集监测、预警、分析、决策、指挥于一体的智能配网运行管理体系,提升配网业务的全面监测、预警指挥能力。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所 王鹏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所王鹏作了主题为“配电物联网高质量建设阶段性成果介绍”的报告,基于配电网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需求,讲述了配电网的发展理念、定位及基本原则,重点从开放式云架构、微应用管控系统、物联通信协议、物联通信单元、容器交互总线、多业务融合装置、智能设备终端、设备物联信息模型、安全防护体系等方面对配电物联网的创新成果进行详细的介绍,解析典型应用场景。王鹏表示未来要在深化关键技术研究、完善标准体系建设、配电物联网工程建设、打造配电物联网生态等方面建设配电物联网,形成共建共享的产业链,实现共赢共享的商业模式。

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赖安定

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安定作了主题为“一二次深度融合推进智慧型坚强配电网的研究与实践”的报告。如何在10kV线路发生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时,通过开关设备主动实现相对最小的故障区域内短时停电或故障隔离停电,是国内大部分供电区域希望解决的问题。赖安定就10kV交流传感器的研究、一二次融合方案、一二次深度融合的应用和工厂化自动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赖安定表示,一二次深入融合可以实现信息就地处置,各类数据灵活接入,营配调信息融合共享与交互,实现配电网的主动优化控制、灵活高效运维与科学管理决策。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配电所
副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 雷金勇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配电所副主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雷金勇作了主题为“透明配电网的储能和微电网共享服务平台”的报告。雷金勇从不同的视角重点讲述了储能和微电网共享服务平台的作用,他表示储能技术将能量的供应方与需求方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解耦,可实现能量的实地异释放、异地存储和异时释放等;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让电力行业拥有了自己的“存储仓库”,使得电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新能源的发展、电力市场改革和能源互联网浪潮将为储能综合应用打开更广袤的市场空间。微电网是电力物联网尤其是配电物联网的重要节点,是源网荷储各类数据的重要生产源。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所
总工程师 孟晓丽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所总工程师孟晓丽作了主题为“IEEE PES 中国区输配电技术委员会筹备及工作构想”的报告,主要讲述了IEEE和PES的发展现状,IEEE PES中国区输配电技术委员会成立背景、意义、组织架构及工作构想等。她表示PES致力于在电力行业分享最新的技术发展, 制定标准以指导开发和建设电力设备和系统, 并为业内人士及大众提供教育。IEEE PES中国区致力于为中国电力和能源领域的发展及其全球化服务,希望通过打造技术委员会,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将IEEE PES打造成中国链接和走向世界的桥梁,以此增大中国学者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中国专业技术领域的国际化进程。通过参与和领导相关技术委员会和直接组织制定国际标准,来逐渐确立中国学者在国际电力和能源领域舞台上的主导地位。



分论坛

本次会议还设置了四场分论坛,分别为“配电网示范项目与工程实践”论坛、“智能化配电设备技术研究与应用”论坛、“智能配用电及物联网技术应用”论坛、“‘源-网-荷-储’调控技术及应用”论坛。

来自配电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领导、技术人员等代表将发表专题演讲。

28日下午,以“配电网示范项目与工程实践”、“智能化配电设备技术研究与应用”为主题的两个平行论坛同时举行。与会嘉宾就智能配电发展现状、工程实践、创新方法和研究成果等重要议题进行广泛讨论,全面分析智能配电技术的最新应用和进展,促进智能配电网实现高质量发展。

29日上午以“智能配用电及物联网技术应用”“‘源-网-荷-储’调控技术及应用”为主题的两个平行论坛同时举行。与会嘉宾将围绕电力龙头企业的建设规划及当前主要任务展开,就物联网技术与配电的结合以及“源-网-荷-储”等支撑技术展开深入讨论。



本届论坛上,还安排了国家能源局首批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园区双级“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的现场观摩活动,全面深入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产品、技术及产业化实践,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智能配电创新带来新思路。


本届年会旨在更好推进智能配电技术的创新应用,积极推动配用电侧信息化建设,提高分布式能源和其他用户的柔性,提升配电网在能源价值整合和能源生态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推动智能配电网持续安全发展。

现场展位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建章路街道启航馨苑10号楼9楼
400热线:400-138-8181   座机:029-81100696/84514579   传真:029-81100363   企业邮箱:htje-ht@htje-ht.com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34号   陕ICP备2022014063号-1  Copyright 陕西华添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